12
年100
+台100
亩200
+条2018年4月10日美国钢铁行业规模较大的长材制造商----Gerdau冶金公司考察团来我公司实地考察寻求合作。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奉春陪同总经理张政龙接待了来访客人。双方就各自企业情况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就今后的合作进行了详细交流。交流会后在公司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公司的高速钢轧辊生产线和高速钢辊环生产线,客人对我公司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客人对我公司的产品、产能、质量、业绩都十分满意,并表示通过这次考察我公司可以顺利成为他们的合格供应商,生产的高速钢轧辊和高速钢辊环可以入围他们的采购目录,并将在美国、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地区的企业进行推广。
现代化大型冷带钢轧机已实现无头、半无头轧制,对板带的质量如冷轧板带的表面平整度、厚度差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对工作辊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对表面硬度还是淬硬层深度的要求都有较大的提高。冷轧工作辊材质的研究一直备受轧辊界的高度重视,从轴承钢逐渐发展到2%Cr、3%Cr、5%Cr型钢,其发展通常以铬含量的不断提高为基本特征。近年来出现了半高速钢、高速钢轧辊材质,其组织和碳化物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安徽环渤湾高速钢轧辊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一种新开发的锻造高速钢冷轧工作辊材料的淬火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淬火温度对高速钢轧辊组织、晶粒度、残余奥氏体和硬度的影响,为开发高端冷轧工作辊提供理论及试验基础。
试验用新型锻造高速钢轧辊材料采用50kg真空感应炉进行熔炼,然后高温锻造成100mm×100mm×250mm坯料,经700℃、4h退火后得到试验用原始料。金相试样为15mm×15mm×15mm方块,采用箱式电阻炉进行不同温度加热,空冷淬火。采用660RLD/T型洛氏硬度计检测硬度,采用X’perProX射线衍射仪检测残余奥氏体,采用Axiovert200MAT光学显微镜检测组织和晶粒度,采用QUANTA40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化物。
新型锻造高速钢轧辊铸态组织为下贝氏体+莱氏体+少量马氏体+条块状碳化物+颗粒状碳化物,其中大块的条状碳化物为钢液凝固过程中析出的碳化物,颗粒状碳化物为冷却过程中从奥氏体中析出的二次碳化物,碳化物含量为3.6%。研究表明:
(1)淬火温度影响碳化物的溶解,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高速钢轧辊淬火组织中碳化物含量逐渐减少。当温度升高至1200℃时,粒状碳化物已基本溶解,仅剩少量块状碳化物。
(2)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高速钢晶粒不断长大。当淬火温度超过1040℃时,晶粒长大趋势明显,淬火温度超过1160℃,晶粒度达4.5级,晶粒粗化已十分严重。
(3)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残余奥氏体含量不断增加。当淬火温度在1080℃以下时,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较平缓,随后其含量急剧增加。当淬火温度达到1160℃时,残余奥氏体含量增至38%。因此,从残余奥氏体含量控制方面考虑,淬火温度应低于1080℃.
(4)在1040℃淬火时,硬度达到峰值,高可达64.1HRC,此时高速钢轧辊组织、晶粒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匹配达到良好。
(5)新型锻造高速钢轧辊材料淬火温度应选择在1020~1080℃之间。
我公司做为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于2014年整体搬迁至安徽省铜陵市,入驻铜陵后公司继续加大技术投入,不断创新,保持了公司快速发展势头,于2017年11月7日被安徽省政府评定为“高新技术企业”。